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9056-2003《汽车行驶记录仪》,与GB/T 19056-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引言(见引言,2003版的引言);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3版的第1章); ——修改了汽车行驶记录仪、连续驾驶时间的定义(见3.1、3.5,2003年版的3.1、3.3); ——删除了车辆特征系数、上载、下传的定义(见2003年版的3.2、3.5、3.6); ——增加了脉冲系数、行驶开始时间、行驶结束时间、连续驾驶开始时间、连续驾驶结束时间、超时驾驶、最近2个日历天、定位模块、定位精度、位置信息的定义(见3.2、3.3、3.4、3.6、3.7、3.8、3.10、3.11、3.12、3.13); ——修改了一般要求,提出了一体式结构、前面板尺寸等要求(见4.1,2003年版的4.1); ——修改了电气部件, 提出了对连接导线、插接器、熔断器等电气部件的性能要求(见4.2,2003年版的4.2); ——修改了功能要求,增加了行驶记录功能、定位功能,在行驶记录功能中增加了安全警示功能(见4.4.1、4.4.2、4.4.1.4); ——修改了数据记录功能, 其中增加了行驶速度记录、位置信息记录、安装参数记录、日志记录等要求,修改了事故疑点记录、驾驶人身份记录、里程记录的要求(见4.4.1.2,2003年版的4.4.3、4.4.5); ——修改了数据通信功能,增加了驾驶人身份识别通信的要求, 修改了数据通信接口、RS232串行通信和USB通信的要求(见4.4.1.3,2003年版的4.4.8); ——修改了显示功能,对显示器、显示内容和操作按键等提出统一要求(见4.4.1.5,2003年版的4.4.6); ——修改了打印输出功能,修改了打印输出方式、打印数据格式(见4.4.1.6,2003年版的4.4.7); ——增加了性能要求,其中增加了行驶记录性能、定位性能,将原标准中的时间记录误差、速度记录误差、里程记录误差列入行驶记录性能的要求(见4.5.1、4.5.2,2003年版的4.4.3、4.4.4、5.5.3); ——修改了数据分析软件中对图表的要求(见4.6,2003年版的4.5); ——修改了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中低温试验的温度指标(见5.8.3,2003年版的5.12.3); ——修改了静电放电抗扰度(见4.12、5.12,2003年版的4.11、5.16); ——删除了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2003年版的4.12、5.17); ——增加了瞬态抗扰性(见4.13、5.13);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03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安装位置、接线要求(见7.3、7.4); ——修改了附录A—RS232串行数据通信协议(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附录B—USB(通用串行总线)数据存储格式(见附录B); ——增加了附录C—驾驶人身份识别IC卡数据存储格式(见附录C); ——修改了附录D—事故疑点数据曲线(见附录D,2003年版的附录B); ——修改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2003版的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本安仪表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潘汉中、王学平、王金铭、龚标、侯心一、黄细富、祝文甫、黄迎胜、沈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9056—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