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pdf
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pdf 添加了完整的书签 支持跳转 方便阅读 比csdn上提供的带书签的这个版本清晰 封面 1 序言 4 前言 6 目录 8 第1章 背景与概述 14 1.1 什么是LTE 14 1.2 LTE项目启动的背景 15 1.2.1 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 15 1.2.2 国际宽带移动通信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16 1.2.3 我国宽带移动通信研究工作 18 1.3 3GPP简介 18 1.3.1 3GPP的组织结构 19 1.3.2 3GPP的工作方法 20 1.3.3 3GPP技术规范的版本划分 21 1.4 LTE研究和标准化工作进程 25 1.4.1 LTE项目的时间进度 25 1.4.2 LTE协议结构 27 1.5 LTE技术特点 29 1.5.1 LTE需求 29 1.5.2 系统架构 30 1.5.3 空中接口 31 1.5.4 移动性和无线资源管理 36 1.5.5 自配置与自优化 37 1.5.6 和LTE相关的其他3GPP演进项目 37 1.6 LTE和其他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对比 40 1.6.1 性能指标对比 40 1.6.2 关键技术对比 42 1.7 小结 44 参考文献 44 第2章 LTE需求 45 2.1 系统容量需求 46 2.1.1 峰值速率 46 2.1.2 系统延迟 46 2.2 系统性能需求 47 2.2.1 用户吞吐量与控制面容量 47 2.2.2 频谱效率 48 2.2.3 移动性 49 2.2.4 覆盖 49 2.2.5 进一步增强的MBMS 49 2.2.6 网络同步 50 2.3 系统部署需求 51 2.3.1 部署场景 51 2.3.2 频谱扩展性 51 2.3.3 部署频谱 51 2.3.4 与其他3GPP系统的共存和互操作 52 2.4 对无线接入网框架和演进的要求 52 2.5 无线资源管理需求 53 2.6 复杂度要求 53 2.6.1 系统复杂度 53 2.6.2 UE复杂度 53 2.7 成本要求 54 2.8 业务需求 54 2.9 小结 54 参考文献 55 第3章 LTE物理层协议 56 3.1 物理层概述 56 3.1.1 协议结构 56 3.1.2 物理层功能 57 3.1.3 LTE物理层协议概要介绍 57 3.2 物理信道与调制 59 3.2.1 帧结构 59 3.2.2 上行物理信道 61 3.2.3 下行物理信道 77 3.2.4 伪随机序列产生 102 3.2.5 定时 102 3.3 复用与信道编码 102 3.3.1 物理信道映射 102 3.3.2 信道编码和交织 103 3.4 物理层过程 124 3.4.1 同步过程 124 3.4.2 功率控制 124 3.4.3 随机接入过程 127 3.4.4 PDSCH相关过程 127 3.4.5 PUSCH相关过程 131 3.4.6 PDCCH相关过程 133 3.4.7 PUCCH相关过程 133 3.5 物理层测量 134 3.5.1 UE/E-UTRAN测量概述 134 3.5.2 UE/E-UTRAN测量能力 134 参考文献 136 第4章 LTE无线传输技术 138 4.1 双工方式 138 4.1.1 FDD双工方式 138 4.1.2 TDD双工方式 138 4.1.3 H-FDD双工方式 139 4.2 宏分集的取舍 140 4.2.1 宏分集技术在WCDMA中的应用情况 141 4.2.2 LTE系统对宏分集的取舍 142 4.3 下行多址技术 143 4.3.1 OFDMA技术方案 143 4.3.2 VSF-OFDM技术方案 148 4.3.3 OFDM/OQAM技术方案 151 4.3.4 多载波WCDMA(MC-WCDMA)技术方案 153 4.3.5 多载波TD-SCDMA(MC-TD-SCDMA)技术方案 156 4.3.6 下行多址技术的确定 156 4.4 上行多址技术 156 4.4.1 PAPR和立方量度(Cubic Metric,CM)问题 157 4.4.2 采用PAPR降低的OFDMA(OFDMA with PAPR Reduction)技术方案 158 4.4.3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方案 160 4.4.4 单载波和频域均衡(SC-FDE)技术方案 161 4.4.5 交织FDMA(IFDMA)技术方案 162 4.4.6 DFT扩展OFDM(DFT-S-OFDM)技术方案 164 4.4.7 可变扩频和码片重复系数CDMA(VSFCR-CDMA)技术方案 164 4.4.8 广义多载波(Generalized Multi-Carrier,GMC)技术方案 165 4.4.9 SC-FDMA技术的深入研究 167 4.5 下行MIMO技术 171 4.5.1 空时/频编码 171 4.5.2 循环延时分集 172 4.5.3 天线切换分集 174 4.5.4 空间复用传输 175 4.5.5 下行预编码 176 4.5.6 下行波束赋形 182 4.5.7 用于下行MIMO传输的终端反馈 185 4.5.8 下行多用户MIMO 189 4.5.9 E-MBMS中的MIMO技术 193 4.6 上行MIMO技术 194 4.6.1 上行传输天线选择 194 4.6.2 上行多用户MIMO 196 4.7 调制技术 197 4.7.1 下行增强调制技术的取舍 197 4.7.2 上行增强调制技术的取舍 198 4.8 信道编码 199 4.8.1 信道编码技术的选择 199 4.8.2 Turbo码内交织器优化 199 4.8.3 编码块分段 200 4.8.4 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与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 200 4.8.5 循环冗余校验(CRC) 201 4.9 演进型多媒体(E-MBMS广播和多播业务)技术 202 4.9.1 MBMS信号和单播信号的复用 203 4.9.2 MBSFN传输技术优化 203 4.9.3 MBMS数据和控制信令的复用 203 4.9.4 MBMS的参数设计 203 4.9.5 MBMS参考信号(RS)的设计 203 4.10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204 4.10.1 在LTE研究中考虑的干扰抑制技术 204 4.10.2 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的取舍 210 4.10.3 基于HII和OI的上行ICIC技术 212 4.11 小结 214 参考文献 215 第5章 LTE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220 5.1 帧结构设计 223 5.1.1 FDD下行帧结构(FS1) 224 5.1.2 FDD上行帧结构(FS1) 224 5.1.3 TDD帧结构(FS2) 225 5.2 系统参数设计 228 5.2.1 LTE系统参数设计需求 229 5.2.2 TTI长度 230 5.2.3 子载波间隔 230 5.2.4 CP长度 231 5.3 参考信号设计 233 5.3.1 下行参考信号设计 233 5.3.2 上行参考信号设计 244 5.4 资源映射与调度 253 5.4.1 下行资源映射 253 5.4.2 上行资源映射 258 5.4.3 资源调度和CQI测量 260 5.5 控制信道设计 262 5.5.1 下行控制信令设计 262 5.5.2 下行控制信道设计 264 5.5.3 上行控制信令设计 271 5.5.4 上行控制信道设计 273 5.6 终端等级 279 5.7 小结 281 参考文献 281 第6章 LTE自适应与物理过程 287 6.1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 287 6.2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288 6.2.1 下行HARQ流程 289 6.2.2 上行HARQ流程 289 6.2.3 HARQ进程数量 290 6.3 功率控制 291 6.3.1 下行功率控制 291 6.3.2 上行功率控制 291 6.4 小区搜索过程与SCH/BCH设计 293 6.4.1 SCH和BCH的时频结构 293 6.4.2 用于SCH和BCH的发送分集 300 6.4.3 SCH的信号结构 301 6.4.4 小区搜索流程 302 6.4.5 SCH序列设计 305 6.4.6 相邻小区搜索 310 6.4.7 广播信息和PBCH/DBCH设计 313 6.5 随机接入过程 317 6.5.1 非同步随机接入过程 317 6.5.2 同步随机接入过程 325 6.6 上行时钟控制 326 6.6.1 上行同步的维持 326 6.6.2 上行同步的建立 326 6.7 切换测量过程 327 6.7.1 E-UTRAN系统内的测量 327 6.7.2 对其他系统的测量 328 6.8 小结 328 参考文献 329 第7章 LTE空中接口协议 333 7.1 协议设计要求 333 7.2 协议框架 333 7.2.1 协议总框架 333 7.2.2 无线接口协议栈 334 7.2.3 层1(L1)协议框架 335 7.2.4 层2(L2)协议框架 336 7.2.5 层3(L3)协议框架 340 7.2.6 NAS控制协议 346 7.2.7 E-UTRAN空中接口的标识 347 7.3 HARQ与ARQ 348 7.3.1 HARQ原理 348 7.3.2 ARQ原理 354 7.3.3 HARQ/ARQ的关系 356 7.4 调度 363 7.4.1 分组调度原理 363 7.4.2 LTE系统中的分组调度 365 7.5 QoS控制 371 7.5.1 QoS概述 371 7.5.2 UMTS中的QoS结构 372 7.5.3 LTE中的QoS结构 373 7.6 移动性 375 7.6.1 E-UTRAN内的移动性 375 7.6.2 Inter-RAT移动性 379 7.7 安全性 380 7.8 MBMS 382 7.8.1 目的和意义 382 7.8.2 基本原理和特点 382 7.8.3 E-MBMS系统结构 383 7.8.4 数据同步分发过程 384 7.8.5 中心功能模块 387 7.8.6 E-MBMS传输模式 387 7.9 小结 388 参考文献 389 第8章 无线接入网络功能和接口 391 8.1 LTE系统架构 391 8.1.1 LTE系统架构定义的基本原则 391 8.1.2 LTE系统架构描述 391 8.1.3 影响LTE系统架构的一些重要因素 392 8.1.4 EPC与E-UTRAN功能划分 393 8.1.5 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 394 8.1.6 S1接口 394 8.1.7 X2接口 397 8.1.8 RAN设备的互操作性要求 398 8.1.9 演进策略 398 8.2 无线资源管理 399 8.2.1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399 8.2.2 无线资源管理架构 401 8.3 移动性管理 401 8.3.1 跟踪区 401 8.3.2 空闲状态下LTE接入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 404 8.3.3 连接状态下LTE接入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 408 8.3.4 3GPP无线接入系统之间的移动性管理 415 8.4 网络共享 422 8.5 QoS概念 424 8.5.1 EPS承载概述 425 8.5.2 承载服务的架构 426 8.5.3 S1接口上的QoS信令参数处理 427 8.5.4 资源建立与QoS信令 430 8.6 网络自配置与自优化 431 8.6.1 基本概念 431 8.6.2 网络自配置 432 8.6.3 网络自优化 433 8.6.4 自配置和自优化功能的典型应用场景 433 8.7 小结 436 参考文献 437 第9章 LTE-Advanced——LTE的进一步演进 438 9.1 LTE-Advanced与IMT-Advanced的互动关系 438 9.2 LTE-Advanced需求发展趋势 439 9.2.1 “平滑演进”与“强兼容”要求 439 9.2.2 针对室内和热点游牧场景进行优化 439 9.2.3 有效支持新频段和大带宽应用 440 9.2.4 峰值速率大幅提升和频谱效率有限改进 441 9.3 LTE-Advanced技术和网络演进趋势 441 9.3.1 多频段协同与频谱整合 441 9.3.2 中继(Relay)技术 442 9.3.3 分布式天线 444 9.3.4 基站间协同 446 9.3.5 家庭基站带来的挑战 447 9.3.6 物理层传输技术 447 9.3.7 自组织网络 450 9.3.8 频谱灵活使用与频谱共享 450 9.3.9 E-MBMS增强 450 9.4 小结 450 参考文献 451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