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热害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原岩温度的变化对于研究和治理矿井热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间距的数列预测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来进行深部矿井的原岩温度预测,通过与
为降低西曲8#高硫煤的硫含量,在对煤样粒度和硫分布规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浮选试验探索煤泥的浮选特性和最佳浮选脱硫方案。试验结果表明:8#高硫煤的可浮性很好,高密度级全硫含量较高,采用浮选法可脱除其中部
为制备高强度脱硫用活性焦,以太西无烟煤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原料煤配方、活化时间和水蒸汽流速等对制备活性焦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烟煤精煤为原料,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15 min,水蒸汽流
二、蠕变和蠕变曲线材料在长时间恒应力作用下缓慢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蠕变产生的最低温度碳钢: 300~350℃合金钢: 350~400℃一般金属材料: 0.3~0.4Tm陶瓷材料:
针对现有煤岩识别方法存在煤岩界面传感器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普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岩界面识别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分析了系统识别煤岩界面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图像特征选取
基于颗粒离散元程序建立了“岩体-煤体-岩体”平行黏结数值模型,通过改变中间煤体部分的厚度,探讨了不同煤体厚度对组合体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的影响,并从损伤裂纹扩展演化的过程和不同介质相互作用的力学角度2方
为了研究温度-溶浸-应力耦合作用下钙芒硝盐岩蠕变的温度效应,利用自主研发的三轴岩石力学试验机,进行了围压4 MPa、轴压5 MPa、不同温度(30,60,90 ℃)、不同渗透压(3,2,1 MPa)条
为了解决长期处于高地应力环境下的软岩巷道持续蠕变的难题,通过对软岩巷道围岩质点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得到了一种降低围岩蠕变动力的新原理,即:"强表抑蠕"原理。同时根据该原理提出了一种
深部巷道普遍存在因蠕变难以维护的现象,以山西寿阳县段王矿巷道为研究对象,用FLAC3D建立三维巷道模型,进行了该区域巷道蠕变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该区域巷道围岩蠕变的应力、应变、速度和塑性区的发展规律
基于自主研发的RLW-2000M微机控制煤岩流变仪,对煤层顶底板岩石试件进行了卸围压蠕变及周期加载蠕变实验,得出了岩石试件在采动应力影响作用下的黏弹性变形特征。采用Burgers体模型对采动影响下的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