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沁水盆地的煤层气井为例,通过分析煤层气井的典型排采指标,研究了压裂规模对排采典型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压裂规模对排采典型指标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煤层气井压裂后产水产气主要依赖于煤储层的能量和通道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区内煤层气井的压裂规模集中在80~200 m³/m之间,占总井数的86%。然而,研究还表明,煤层气井的累计产水指数、见套压前的累计产水量及返排率与压裂规模指数无关,而累计产气量、平均产气量则与压裂规模指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当压裂规模指数超过140 m³/m时,累计产气量和平均产气量整体上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压裂规模过大导致煤储层内部应力失衡,影响了煤层气的流动性与可采性。有关这一现象的详细分析,可以参考相关研究文章,如《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压裂效果评估研究》和《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压裂失败原因分析》。这些文献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压裂条件下,煤层气井的产能差异与排采控制策略,为优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