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丰富的风化煤储量,因其高度被氧化的独特性质,可应用的领域极为有限,目前主要被作为改善土壤性质的肥料和制取腐殖酸的来源。以风化煤为底物制取生物甲烷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全新生物发酵工艺,探究其可行性及模拟实验过程中风化煤的物性特征变化,有利于拓宽风化煤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并可以进一步丰富煤生物产气理论。

实验选取内蒙古乌海和山西晋城两地不同风化程度煤样,以煤层矿井水为菌种来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开展模拟产气实验。通过生物产气模拟红外光谱测试,分析不同风化程度煤的生物产气能力及其内在因素,以揭示其产气潜力及物性变化特征。

如果对产气潜力的定量评价感兴趣,可以参考低煤阶煤储层产气潜力定量评价,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煤阶煤储层的产气潜力。中低煤阶煤的生物气生成特征也提供了有关生物甲烷生成特性的相关信息,适合进一步了解此类研究。

结果表明:①随着煤的风化程度加深,可燃基CH产气量逐渐减少。这一现象可以在煤发酵产气的批式放大实验中得到更多的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持。

对于温度对低煤阶煤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请参考相关研究温度对低煤阶煤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低阶煤的生物甲烷生成潜力,进一步丰富了对低阶煤产气特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