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重要的地质研究区域。主要研究了兰坪盆地古近系云龙组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通过这些特征来恢复古环境。研究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云龙组地层中的石膏、灰岩、膏泥、泥岩和砂岩五种岩性的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者们检测了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通过绘制蛛网图来分析这些元素的相对丰度。蛛网图是一种用于表示元素相对丰度的图表,它能够反映出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与样品中丰度的差异,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判断样品的形成环境。例如,某些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但在样品中含量很低,可能说明这些元素在该岩石形成过程中被排除出去了,从而推断出一定的沉积环境特征。研究还根据样品中特定元素比值特征来分析古环境,例如铜(Cu)与锌(Zn)、锶(Sr)与铜、锶与钡(Ba)的比值。这些比值可以反映出岩石形成时的氧化还原条件和沉积环境的咸淡程度。Sr元素含量的多少能够提供古水体的盐度信息,从而帮助判断古气候是湿润还是干旱。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首先是确定了五种岩性普遍具有富集铭(Rb)、铅(Pb)、锆(Zr)的特征,这可能是兰坪盆地古近系云龙组地层的一个普遍特征。而根据石膏和膏泥样品的特征,推断出它们形成于干热且咸度较高的海相贫氧弱还原环境,这通常意味着气候较为干旱;相对地,砂岩和泥岩则形成于相对温和湿润、富氧的陆相淡水环境。灰岩的形成环境与石膏类似,但盐度较低。研究还将古环境的演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气候干热且沉积出石膏、灰岩和膏泥的阶段,第二阶段则是气候温暖湿润、沉积出砂岩、泥岩的阶段。这样的环境变迁很可能与古近纪云龙期的气候周期性变化有关。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兰坪盆地古近系云龙组地层的地质研究,对于了解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盆地矿产资源勘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比如对沉积型矿产的寻找有指导意义。对于地质学、古环境学、古气候学以及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更深入的分析,可以为地质时间表提供更精确的古环境重建数据,也为类似地质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恢复古环境的有效方法。此外,这些研究结果还能够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地区内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