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恢复是扰动地生态修复的基础,土壤质量的改善则是植被恢复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通过揭示干扰地自然和人工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差异,可以更好地指导后续的植被建设。目前,西部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采煤塌陷地在人工与自然植被恢复后的土壤性状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尚不够充分。因此,以我国煤炭化工基地榆神府矿区黄土塌陷地为研究区,在分析人工和自然两种植被恢复模式1~15年间土壤理化生性状动态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群落演替特征,探讨黄土塌陷地植被恢复与土壤质量之间的演变关系。
结果表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人工和自然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水分、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酶活性和菌类数量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然而,人工恢复样地的土壤理化生性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自然恢复样地。具体而言,自然植被恢复10年后,土壤水分和生物学特性基本可以恢复到塌陷前的水平,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仍然低于未塌陷地水平。而在人工植被恢复6年后,土壤各项理化生监测指标均可以达到甚至超越未塌陷前的水平。
研究还发现,土壤密度、水分、有效养分和菌类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和植被覆盖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则是影响植被恢复样地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植被恢复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关系,建议参考其他相关研究。关于飞播马尾松林土壤种子库组成特征及其自然恢复潜力的研究,可以访问这里。还有关于滨河湿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详情可以查看此链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