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采用介质层加载的方法使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在传输过程中获得较低的传输损耗。通过比较介质-金属-介质(IMI)和介质加载的波导,证明了此介质加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表面等离子体的损耗,获得更低的
摘要:本文设计了频率及输出功率可调的表面波等离子体激励源, ADF4360-7产生850MHz~950MHz频率的振荡信号, ADL5330、两级功率放大器、AD8318和C8051F020控制输出功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发的光学操控技术由于其所需激光能量低、装置简单,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采用Kretschmann棱镜耦合法对金膜表面等离子体场进行激发,实现了对直径为10.8 μm的聚苯乙烯粒子的有效
在十字型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中,随着铝箔厚度增大,主峰变窄,且高频处出现多个异常透射峰。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备出铝箔厚度为150 μm的太赫兹滤波器,并利用时域太赫兹光谱系统进行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HPW)的纳米激光器,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此结构通过金属-介质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与高增益介质半导体纳米线波导模式耦合,使中间的空气间隙场强得到显著增
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双光栅设计器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DSPP)的超宽带等离子体波导。 在这样的等离子体超材料中,色散曲线的较低频率区域中的DSPP波可以被严格限制,从而有效地拓宽了工作带宽。 基于
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空间分布诊断及其特性研究,符斯列,陈俊芳,使用朗缪尔单静电探针测量并分析了轴对称发散磁场型ECR-PECVD装置反应室内ECR氮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在反应室等离子体空间分布的两个
基于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器研究,陈柯宇,杨树,本篇论文当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基于金属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传感特性。针对金属银纳米线采用强度调制的方式,计算纳米
通过测定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中Al原子共振双线396.15 nm和394.40 nm强度的时-空演化特性, 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中共振双线的演化规律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使用的气体是空气, 气压为101 k
金属膜背面的介电光栅耦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用于超灵敏传感
暂无评论